2024年03月22日 第10版:文化周刊
  • 那些温泉洗澡的过往岁月 □冷大川

    在我们招远地儿,用地下温泉洗浴,可算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关于“温泉晚浴”,清朝顺治年间的《招远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以其过灼,甃(zhòu,用砖石垒井壁)石为池,因通渠引水注之。池凡三:一官汤,在公廨(xiè,古称官吏办事的地方)内;男女汤各一。皆筑土为短墙蔽之。”清道光年间,赵基深在《重修官汤文》中这样写道:“自前朝宋砌池为三,一官二民,而贤守令皆与民同乐,无所禁忌,故虽官亦民。而扰之频,则圮(pǐ,毁坏、倒塌)之亦易,近则颓败零落。其为不新也甚矣。”

  • 烟台拔丝制钉业创始人孙显华

    □哈本厚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搬至大马路庆安里。庆安里的主干道是一条由大马路直通海边的南北走向的水泥路,路东边有数个胡同,路西边有间隔数米的多个门栋。

    在庆安里西侧中部,有一个小木门正对着东侧的第三个胡同口,由于此门没有门牌号,且刷有绿色油漆,居民习惯称之为“小绿门”。令人不解的是,几乎整个庆安里都是大门脸,唯有这“小绿门”既无门牌号,又是小门脸。原来这是拔丝制钉厂的家属区便门,其正门在十字街上,门洞高大无比。烟台人用的铁丝、钉子都是这个厂出产的,还销往外地。

  • 当年看电影

    □陆玉生

    “明晚咱们村演电影,《南征北战》看过吗?”“没有。你看过吗?”“看过了,跟我叔去黄县看的。激烈的战斗片,太好看啦!”“你太幸运了,能讲一下给我听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我们10多岁孩子的心里,能看一场战斗片电影真是比过节还让人高兴。那时我们把八路军、解放军、红军统称为“八路军”;把日本鬼子、美国鬼子、国民党反动派都叫做“鬼子”。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爱看《卖花姑娘》那种悲悲切切的电影,也不爱看《鲜花盛开的村庄》那种讲种地打粮的电影,就爱看战斗片,战斗越激烈越好,最好能有骑着大马、背着洋刀的鬼子军官被八路活捉或打死的镜头,那别提有多好看啦!村里只要通知放电影,从早晨就有人开始“占场儿”了。来得早的占正位,来得晚的占偏位。为了能占个好地场,我们常常天还不亮就起床去操场了。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