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张瑜宸 发自北京
近期,#白酒三巨头集体失守千元线#的话题登上百度热搜,引发行业震动。
据调查,一些原本官方定价千元以上的高端白酒产品,实际成交价已普遍回落至700元-950元区间。这一现象不仅撼动了行业长期构筑的高端价格体系,更将白酒产业推入深度调整的十字路口。
果酒文化普及和消费习惯培养还处在起步阶段,可以把酒庄作为突破口,培育打造更为多元化和深层次的场景,让消费者更好感受果酒的魅力。
葡萄酒这么多年的下降,是因为我们整个行业及行业内大多数主体企业,距离消费者太远了!没有抓住消费者的心,消费者就要离我们而去。
本报记者 苗倩 发自北京
5月19日,在贵州茅台2024年度股东大会正式开始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谈到年轻化趋势时,向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有年轻人向他表示,并不是反对喝白酒,而是不喜欢酒桌文化,不喜欢吹捧和恭维的氛围。
当一瓶茅台酒成为连接文化认同、社会责任和全球对话的媒介时,它承载的已不仅是酒精的度数,更是一个民族品牌与时代同行的温度与高度。
近年来,全球葡萄酒旅游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5%,而香槟区作为欧洲最具标志性的产区之一,正通过创新体验与基础设施升级,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的先机。
本报评论员 张瑜宸
最近,国家发改委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引发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大打价格战、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