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2025年07月04日 第A09版:世界博览
  • 外星系不明物体 造访太阳系

    欧洲航天局2日发布公报说,天文学家近日观测到一个可能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正在向太阳靠近,一旦确认,它将是人类观测到的从星际空间进入太阳系的第三位“星际访客”,该系外物体代号A11pI3Z。

    天文学家估算这一天体宽约10至20公里,也有可能更小。预计它从现在到10月底之间,将变得越来越明亮并逐渐靠近太阳,在此之后到明年也仍可通过望远镜观测到。

  • 新型“活体建筑材料” 可吸收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3D打印制作的“活体凝胶”,这种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光合活体材料融合了古老的蓝藻,能从空气中更高效去除二氧化碳。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将蓝藻这种光合细菌稳定地融合到凝胶中,开发出一种“活着的材料”。这种材料可通过3D打印塑形,生长所需的仅是阳光、二氧化碳以及含有基础养分的人造海水。这种生物材料吸收的二氧化碳远多于其通过有机生长所固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蓝藻不仅能在生物质中储存碳,还能以矿物形式封存碳。

  • 微米级 “脑地图”来了

    立体定位图谱

    (简称“STAM图谱”)

    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自然》杂志7月2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以下简称“STAM图谱”)。这项研究成果以1微米的各向同性分辨率实现了脑图谱的精确测绘,为解开脑科学的奥秘提供了关键工具。

  • 可视化模型 为地震预警开辟新路径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称,通过构建可视化的地震模型,他们首次实时追踪了断层面之间微观接触点在地震周期中的演化过程,从而揭示板块构造应力缓慢积累与地震快速破裂背后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有望为地震预测和预警开辟新路径。

    借助透明的丙烯酸材料,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真正看到”了地震破裂的实时过程。

  • 研究揭示生物膜 如何抑制微塑料堆积

    微塑料进入环境后到底去哪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自然产生的黏性生物膜能让河床中的微塑料处于松散状态,从而更容易被流水带走。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污染清理工作,并识别出隐藏的污染点。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甚至人体内的积累问题日益令人担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生物膜的存在是决定微塑料颗粒在何处积聚的关键因素之一。

  • A01

  • A02

  • A03

  • A04

  • A05

  • A06

  • A07

  • A08

  • A09

  • A10

  • A11

  • A12

  • A13

  • A14

  • A15

  • A1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