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上,76岁的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莫砺锋是最忙的作者之一。他携两本新书、一本合著新作及两本再版作品而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7月3日上午,他担纲“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首讲,推介《斯文江苏》;午后转场《诗意人生》新书分享会。4日上午首发新作《白居易十讲》,下午又携《陆游十讲》开讲“千古风流陆放翁”。此外,他还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推介《莫砺锋讲唐诗课》。
汪儒斌展示他做的傩面具
近来,一家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木工坊,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
只见他们一手握锉刀,一手挥木槌,潜心雕琢。三四天后,手中木块将变成一尊尊的傩面具。其中,有传统的傩公、傩母形象,也有融入LABUBU、DIMOO等潮玩元素的面具。
日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在京举办电视剧《护宝寻踪》研讨会。记者了解到,该剧以“盗侦考”三线交叉叙事,借文物写人物,以文物鉴别人性,与会专家认为给同类影视作品提供了从“盗墓”到“护宝”的创作新路径。
《护宝寻踪》以真实文保案件为蓝本,讲述了秦川大学考古系师生两代人二十年间考古挖掘、保护文物的故事。与众不同的是,该剧将盗墓贼盗卖文物、公安人员侦破案件、考古人员考古发现三者交织起来叙述,展现了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守护者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