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北京热带雨林”“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让不少公众感到难以适应,莫不是南方的“回南天”北移了?这样的天气正常吗?
专家介绍,北方出现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进而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
韩国气象厅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6月平均气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气象专家预计,热浪7月将继续,或出现“极限高温”。
韩国气象厅说,韩国6月平均气温为22.9摄氏度,打破去年同期所创22.7摄氏度的纪录,为19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6月。韩国6月每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28.2摄氏度,仅次于去年同期28.4摄氏度的纪录。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克尔县警察局长拉里·莱萨4日晚说,该县在暴雨引发的洪灾中死亡人数已升至24人,另有20多名参加夏令营的女童下落不明。
莱萨在记者会上说,死亡人数可能继续上升。除克尔县外,肯德尔县也报告有一人死亡,但尚不确定是否与洪水有关。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晚说,这场洪灾“十分可怕”“令人震惊”,并承诺联邦政府将提供灾后援助。得州州长阿博特表示,这是“一场特大灾难”,搜救工作将彻夜进行。此外,阿博特宣布该州中部地区14个县进入灾难状态。
“出门就像一头扎进桑拿房,连呼吸都带着灼烧感!”这是这几天杭州市民的切身感受。
热,热,热!“出梅”后的浙江随即就“拉响”了高温警报。截至7月4日,杭州已连续9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上演晴热“单曲循环”。“霸道”高温背后,究竟是谁在“撑腰”?40℃是否会成为杭城未来夏日常态?
5日,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据预报,省内多地将有短时强降雨。
7月5日7时,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过去三小时北安市和平村(水文)已出现65.5毫米降水,预计未来3小时还将有40毫米以上降水,累计降水量将达到100毫米。
智利南部麦哲伦大区附近海域4日发生6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智利大学全国地震中心消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4日11时47分(北京时间4日23时47分),震中位于麦哲伦大区威廉斯港以南258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
智利海军水文和海洋局海啸预警部门说,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为防范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可能带来的风雨浪影响,福建省防指7月5日11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Ⅳ级提升至Ⅲ级。
气象监测显示,7月5日2时,南海热带低压已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5日10时,“丹娜丝”中心距离台湾鹅銮鼻西偏南方向约40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热带风暴级)。预计“丹娜丝”中心将先在原地回旋少动,5日午后到夜间逐渐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逐渐向台湾岛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