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期档如约而至。《东极岛》《长安的荔枝》《酱园弄·悬案》《侏罗纪世界:重生》等多部中外影片将在暑期与观众见面。
6月6日在京举办的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上,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假期电影片单涵盖了喜剧、动画、悬疑、动作、奇幻等多种类型题材,为不同喜好的观众提供了丰富选择。
北京人艺新戏《一日顶流》6月6日在人艺小剧场首演。该剧改编自作家石一枫同名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带有“赛博”色彩的北京故事,探讨互联网时代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以及人们对于情感的渴求。
剧中,主人公因一次直播带货事故意外成为顶流网红,在躲避关注与寻找自我中,一段家庭尘封往事被揭开,他与父亲的隔阂也逐渐消融。
“平仄工整,韵脚规范,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近日,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在浙江杭州受访时如是评价AI创作的诗词。
在他看来,AI或可成为辅助工具,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诗词格律规则,并对“粗制滥造、缺乏真情的创作”形成冲击,但无法写出诗人在喜怒哀乐时的“生命力”。“诗词创作最珍贵的,就是那些无法被量化的部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温度。”莫砺锋说。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修复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文明守护工程。记者从5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古籍修复工作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包括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在内的全国重要古籍修复机构累计修复古籍445万余叶。
据悉,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修复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古籍修复人才从不足百人增加到上千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共33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共5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