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2025年05月09日 第A06版:烟台康养
  • 一条知了腿,折磨她两年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摄影报道

    唾液腺是人体分泌唾液的腺体总称,分为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分布于口腔黏膜各处。它们通过分泌唾液参与消化,具有润滑、抗菌等功能,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病区利用涎腺内镜技术为四名患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老毛病”,广受好评。

  • 被蜱虫叮咬后 不可硬拔或拍死

    蜱虫通过叮咬会传播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发多种严重疾病,外出游玩、远郊露营要防止蜱虫叮咬,出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就医。

    专家提示,被蜱虫叮咬后不可硬拔或拍死,会导致蜱虫口器断裂,易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被叮咬后也不要用火烧、涂酒精,或直接用手捏,以免刺激蜱虫分泌更多毒液,或挤压出病原体。正确的做法是用尖头镊子夹住蜱虫头部垂直向上拔出,避免左右摇晃导致口器残留,后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清洁。可将蜱虫放入密封袋供医院检测,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告知医生叮咬史。

  • 湿热天气易引发 呼吸系统健康问题

    中医专家提示,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湿热之气渐盛,养生防病应顺应“春夏养阳”,重在养护心脾、清热祛湿、调和气血。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崔云介绍,根据中医理论,湿热天气可导致人体内外湿邪与热邪交织,易引发湿热咳嗽、暑湿感冒等呼吸系统健康问题;湿热天气还易出现外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等现象;湿热体质者此时更易受外界环境湿热影响,面部出油长痘、大便黏滞等症状加重。

  • 养成好习惯,预防听力损失

    听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关注听力健康,保护听力,对于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什么是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哪些?听力损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生活中如何避免听力损失?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听力损失,是指听觉传导通路因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查定军说,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三类。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则与内耳和听神经病变有关,而混合性听力损失则是两者兼有。听力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耳部外伤及炎症、噪音、耳毒性药物、年龄因素等。

  • 木耳泡久了 可能变成“毒木耳”

    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因其独特的口感、鲜美的味道成为常见的佳肴。但木耳泡发时间久了,可能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

    其实,木耳本身没有毒,但泡发过久就容易滋生细菌,可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一种耐高温的物质,即使高温烹制也无法将其去除。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木耳引起了中毒,轻则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则会造成内脏出血和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A01

  • A02

  • A03

  • A04

  • A05

  • A06

  • A07

  • A08

  • A09

  • A10

  • A11

  • A12

  • A13

  • A14

  • A15

  • A1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