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迎来大批游客。受上游降雨增多等因素影响,近期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充沛,流量大幅提升,呈现金涛拍岸的景观。 新华社
贺兰山下,巨冢巍然,俯视着九曲黄河与辽阔的银川平原。它们见证过西夏王朝几世兴衰,也曾在历史风霜中无限沉寂。
11日,法国巴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当落槌声响起,“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
半个世纪的持续考古发掘、60项遗址加固工程、全新遗产价值阐释体系……西夏陵正以崭新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与生生不息。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7月11日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引发众多关注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发展繁荣的全球学者、官员热议。他们赞同报告,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为世界减贫作出了新示范,期待中国减贫经验惠及更多国家。
新华社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12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医学装备国际合作大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应用市场和生产基地。
“医疗装备是守护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医疗装备发展成果正惠及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二级巡视员苏葆莉介绍,如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取证投入临床,已出口23个国家。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西夏陵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认为西夏陵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见证,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制承袭了唐宋陵寝制度,又融入佛教信仰与党项习俗,形成了特殊的信仰与丧葬传统,并见证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纪丝绸之路文化与商业交流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