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捎饭上学的日子

2024年04月27日

臧栋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怀旧视频,记录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所乡镇中学同学们捎饭上学的场景。那场景与我当年上学时几乎一模一样,看着看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思绪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我的老家地处鲁东南半山半岭地带,县里“尊师重教”的文化深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曾经走出了5位山东省高考文科或理科第一名。虽然教学成绩耀眼,但由于当年县里经济条件有限,加之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富裕,因此上学堪称一段苦读之旅。

我的苦读之旅始于1999年。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村里的小学突然被撤并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虽然说镇上的学校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比村里强很多,但是离家有五六里山路,学校没有食堂,住在镇上的学生中午可以回家吃饭,我们这些外村的学生只能从家里捎饭。每天早晨,母亲早早起床,一次做两顿饭,一顿是早饭,一顿是我的午饭。早饭还好说,包子面条随便凑合,但因为要赶早,时间匆忙,有一次母亲竟然在忙乱之中把洗衣粉当成食盐撒在我的午饭里。由于午饭只能带不怕凉、放得住的食物,煎饼便成了最佳之选。一两张煎饼、一个或煎或煮的鸡蛋、一大筷子辣菜疙瘩丝,用铝皮饭盒装好,塞进书包,便上路了。

我们村里同年级的孩子有7个,我是公认的队长。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山路是那样漫长,每天踏着薄雾出发,披着晚霞归来,路上还要穿过一大片树林、蹚过两条河,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行走,鞋子和裤子时常被露水打湿,或是被荆棘划破。碰到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以至于后来学习《送当阳马生序》这篇文言文时,我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中是这样写的:“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通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当然,聪明的我们也有办法。我带头从路边的砖窑中拾起刚刚出窑但残次的砖头,这热乎乎的砖头捧在手上比当今的“暖宝宝”还管用。临近学校时,我们就将砖头扔掉,结果导致学校附近遍布着很多零碎的砖头。

2001年,我升入初中。镇初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我终于不用顶风冒雪每日来回走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先说住,我们是出生于人口高峰的那代人,干什么都拥挤,就连睡觉也得挤。两个班的男生挤在一个大通铺的宿舍里,床不够用,只能三个人睡两张床,两张床总会高低不一,所以三个人轮流睡床缝……夏天蚊虫嗡嗡作响、脚臭熏天,冬天寒风刺骨,窗缝能飘进雪花。

最苦的莫过于吃。虽然学校有食堂,但饭菜却是马马虎虎,加之大家都是农村孩子,经济条件有限,很少有人顿顿吃食堂,更多的是从家里捎饭吃。周天下午,用提篮带上满满一篮子饭,沿着上小学时踩出的田埂路,奔赴镇上的中学。

先说提篮,这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用尼龙皮子编织而成,长三四十厘米,宽度约与铝皮饭盒相当,提把不牢固,易掉。在那个年代,这种提篮是走读生的标配,现在已难觅踪迹。再说提篮中的饭菜,主要有“当天饭菜”和“隔天饭菜”两种,当天饭菜主要是周天晚上吃的,包子、油饼、韭菜盒子等;隔天饭菜要从周一早晨吃到周三早晨,这七顿饭主要以煎饼为主,煎饼卷咸菜、卷大葱。周三中午,家长们会等在学校门口给孩子们送饭,饭菜基本上与周天所带一样,这次“循环”从周三中午吃到周六早晨。

每次吃饭前,由两名值日生用铁皮水桶到水房打来热水,依次倒入同学们的搪瓷缸中。同学们从提篮里拿出煎饼,卷上咸菜和大葱,喝着热水,或是三五一组说笑,或是独自看书,吃得津津有味。也有的同学去食堂买一点热菜配煎饼,多以炒白菜等应季蔬菜为主。我最喜欢的是食堂的牛骨汤,用牛骨头熬成的乳白色肉汤,说是肉汤,实际上没有一点牛肉,但是用牛骨汤泡煎饼、泡大饼却是十分美味,五毛钱一份。

有一次正吃早饭,一名女同学突然惊叫一声,大家围拢过去,发现她喝的稀饭里竟然有一只青蛙!事后该同学端着稀饭去食堂讨说法,食堂负责人说:“昨天晚上学校停水停电,所以凌晨摸黑去附近的水井里挑水熬稀饭,可能是井里的青蛙被顺带倒进了锅里……”处理结果是,食堂给她重新舀了一碗稀饭,那只无辜的“井底之蛙”被倒进了垃圾桶。

每周三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早已无心听课,已经吃了三天煎饼的肚子早已咕咕噜噜、饥饿难耐。下课铃一响,学校大门一开,来送饭的家长们蜂拥而入,纷纷奔向各自孩子的教室。同学们则在教室门口翘首等待,那场景像极了纪录片里“小企鹅们等待捕食归来的父母”。有的家长送完饭就赶回家忙农活去了,有的家长则留下来欣慰地看着孩子饱餐一顿。有一次,母亲送来5个刚出锅的馒头,我竟然没就咸菜,硬生生地一口气将5个馒头全部吃掉了,估计再有两个我也能吃掉,可以比肩余华《活着》中描写的那名“一口气吃7个馒头的老教授”。

捎饭上学的岁月,看似有说有笑,实则充满着无奈与心酸。初中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用我爸的话说“吃石头都能消化”,可几张煎饼怎么能提供那么多营养呢?有一次母亲给我送饭,看见我吃的煎饼有些发霉,转过身悄悄地抹眼泪……

2005年,我到县城上高中,学习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室都配备着信息化教学设施,宿舍是有暖气的6人间,食堂高大宽敞,饭菜美味可口,终于结束了捎饭上学的日子。饮水思源,忆苦思甜。有一次,语文老师用讲义试卷给我们全文印发了路遥的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讲述的是“贫困子弟马建强求学时与饥饿斗争”的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同学们发奋学习的坚定信心。

时光荏苒,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老家中小学的软硬件设施早已今非昔比,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优美整洁的校园、严格管控食品质量的食堂,早已没有昔日“捎饭上学”的痕迹,但不变的是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