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

锔匠挑子

2024年04月17日

北芳

锔锅匠,胶东方言称“箍漏匠”,是指以修复破裂的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为职业的人。他们的身影曾经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人们修补着生活中的各种用具。他们的工具和材料,都装在那两个一米多高的长方形箱子里,随着他们的脚步,走遍了城市和乡村。

锔锅匠挑子,一根扁担,两头是木头箱子,箱子里的工具和材料摆放得井然有序,每个抽屉都有着特定的用途。钻具、小锤、锔钉、夹钳、紫铜锤、錾子、镊子、锉刀、线绳、石灰膏釉泥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在锔匠的手中却能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锔匠们肩挑着担子,边走边吆喝着:“锔锅锔碗锔大缸嘞!”小孩子听到后会调皮地接上去吆喝,“锔个小盆不漏汤来——”他们的吆喝声回荡在街头巷尾,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记忆。

锔匠的工作不仅是修复物品,更是一种艺术创造。他们通过巧妙的锔钉排列和装饰,使修复后的物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在一些文化中,锔匠的技艺被视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记得小时候,邻村有一位身怀绝技的锔匠,大概是因为他六十多岁就像虾米一样腰弓着,人们叫他撅腚。其实他姓林,锔锅锔盆的手艺十分精湛。

每天,老林都会挑着担子,游走在街头巷尾。他的担子里装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仿佛一个百宝箱。担子的一侧挂着一个铜锣,走起路来,铜锣就会轻轻地碰撞挑子的铁杆,发出清脆的声响。到了村里,他就放下担子,摇起铜锣,再吆喝“锔锅锔盆锔大缸来——”

村民们听到了他的锣声,纷纷走出家门,拿着破旧的锅碗瓢盆大缸茶壶帽筒等,等待老林的修理。

老林平时会自己在铁台上用锤子砸出一些粗细不等的锔钉,用于锔不同大小的瓷器。每一件破裂的瓷器,他用钻具钻眼,用锔钉箍紧裂缝,用小锤子轻轻地敲打,使锔钉与瓷器紧密结合。最后在锔钉处涂上一层透明的釉料,让瓷器恢复如新的光彩。

我爹在上世纪70年代演过一场吕剧《女箍漏匠》,讲的是有个老光棍,是个箍漏匠。这老箍漏匠不爱在生产队干活,挑着担子下乡干起了锔匠活,独霸这一行,收费还老高。于是,邻村大队培养了四个女箍漏匠,专门给乡亲们锔锅锔盆。

我爹演的就是那个老箍漏匠,他一开始挑着两个纸盒子做的箱子登场开唱:“夏天一过秋风凉,今天起早去拉乡,心里无酒冻得慌。有这么一帮闺女当上箍漏匠,顶得我老汉真够呛……哎,这有块铁丝,这长短能打15个锔子,一个锔子五分钱,又是七毛五。”

等到了邻村饲养院,老箍漏匠想着吆喝两声,给村里人锔漏。饲养院的老李就说了,今天那几个闺女就要来了,不用你锔啦。

老箍漏匠气得坐在一边又唱起来:“黄毛丫头手艺生,到后来还得把我老汉请。”老李说:“你就等着吧,叫你竹篮打水一场空。” 眼看着闺女们把乡亲们的碗盆都锔好了,老箍漏匠又唱:“眼看瓷缸锔成功,好像皮球气撒空……”

随着时代的变迁,锔锅匠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他们的技艺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那些曾经修补过的锅碗瓢盆,虽然已经历经沧桑,但依然见证着锔锅匠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

如今,锔锅匠的手艺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