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妈妈:独自在烟打工近四年

2024年03月27日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摄影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港城西大街附近的劳务市场。见记者走上前,很多等待已久的打工人纷纷围了上来。其中,就有孔丽(化名)。但当得知记者是想采访时,打工人的一腔热情化作了连连摆手。

在几番交谈后,或许也是想倾诉在外打工的辛苦与不易,孔丽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打工不容易啊,可我老家有三个孩子呢,都在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哪里有活、哪里能挣钱,我就去哪里。累点儿苦点儿没事,我就怕没活干。”孔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独自在烟台打工近四年。丈夫有安装水电暖的手艺,在另一座城市打拼。每年春节,孔丽和丈夫都会回老家,和孩子们团圆。

孔丽今年45岁,老家在河南。“是老乡介绍我来烟台打工的。老乡说,烟台这个地方不错,有大海,人也热情纯朴,活儿多。与其在老家待着,不如出来打打工,多多少少都能挣个零花钱。”她说。

刚到烟台时,孔丽在黄务租了一间平房,房租、水电每月200多元。平日里,她到工地上做小工,干铲灰、倒料这些活。一般一天下来拿到手的工资能有100多元。

“钱必须得省着点儿花,不然根本攒不了钱,老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孔丽说,打零工工资不高,好处是工资日结。她手头有现金,老家若需要钱,立马就能寄回去。

打零工虽然不稳定,但是只要干活肯出力,也能攒下人脉。孔丽靠实打实出工出力,为自己揽活。

“春节后,老乡介绍了一家工地,我一从老家回来就有活干。”说话的时候,看着还在等活干的打工者,她有点儿小庆幸和小满足。

孔丽和老乡站在路边,等雇主开车接。虽然要干一天的活,可她的早饭仅是一碗热粥和一个饼,脚下放着一个自己用尼龙袋子做的背包。

背包里除了几件简单的工具,还有一个馒头、一个小塑料盆、一个暖水瓶。“天冷,到工地上干活得喝点儿热水。馒头如果硬,就用热水泡泡。”跺跺有些发麻的脚,孔丽说,工地上的午饭时间紧张,能吃饱就行。

她告诉记者,一天八九个小时干下来,浑身如同散了架,一回到出租房,躺下就不想动弹了。

“一到了晚上,我就开始想孩子们。想也没办法,我得在这儿挣钱啊。除非老家有事,否则我就等过年回去看看他们。”孔丽说。

钱必须省着点儿花

只要肯出力就能有活干

打工的日子虽累但有盼头

早晨6点多,天已经大亮了。孔丽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盯着过往的车辆。“一会儿我就得走了,有车来接。我就盼着每天有活干,肯定累啊,但干活才有钱挣。一天不干活,就只能吃老本。”

正说着话,有人招呼孔丽“车来了,赶紧上车”。即便正和记者聊得很开心,孔丽也不得不赶紧“刹车”,把沉甸甸的大背包挎在肩膀上,和记者匆忙打个招呼,快步走了过去。

6点半,马路上又开过来了一辆车。车一停稳,一群背着工具、背包的打工人就围了上去。“有活吗?”“招什么工?我都能干”……车被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明明知道这活和自己的工种不对口,但也不舍得离开。

生活不易,只为生计。7点钟,有的女工准备收拾离开,还有一些打工人在默默地等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会等到上午八九点钟。“再等一等,兴许就有人需要用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