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双港联动 创新物流模式引领时效与经济双赢

2024年09月29日

9吨新鲜的榛子,从大连发往韩国仁川,如何兼顾时效性与经济性?

答案是:空海“双港联动”。

时间回到9月18日上午。一袋袋新鲜的榛子,由大连机场空运到烟台机场,随后短途陆运至山东港口烟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装箱装船,首次搭乘国际客滚船“新香雪兰”轮,沿着“烟台—仁川”航线出口至韩国。这标志着“大连—烟台—仁川”空海货物联运新通道正式在烟台港落地。

作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重要桥头堡,烟台港至韩国的航线每周有13班,平均每天两班,船期密度较大,且每班仅需13小时便可抵达韩国。“我们还拥有至仁川、平泽的快航,可以为小商品、跨境电商、生鲜、海空联运等时效性强的客户提供优质‘海上快递’服务。”烟台海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梅告诉记者,“空海联运”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时间成本,还降低了近八成的物流成本,实现了时间和成本的最优平衡。

借助RCEP的政策东风,山东港口烟台港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机场、烟台海关、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中韩轮渡等共同出方案、定措施,设计“大连空港运输—烟台空港转运—烟台港装船直达—仁川港接卸分销”的一站式物流运输模式。“‘空海联运’的模式给了我们企业更多选择,报关手续更简单,通关速度更快,出口成本更低,省时省事。”客户代表表示。

的确,空海货物联运模式的开通,不仅让内陆城市实现了出海口前置、国际货源进口直通内陆腹地的“双向”效果,也让航空运输在拥有快捷性的同时,含有了“性价比”的成分。“在此模式下,航空货物可经高效转运,无缝对接港口海运航线,运往国内外各目的地,还能把运输到港口的欧、美、非等国家的来烟货物,经轮船运送至机场发运。”烟台机场国际空港物流有限公司付晓云说。‌‌

运载的是商品,传递的是机遇,带来的是希望……可以说,此次“双港联动”,既是烟台港与烟台机场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动多式联运模式升级取得的新成果,也是烟台港深入落实山东港口与烟台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三区互融”“四港联动”发展的重要突破。

当然,此次“空港联运”模式的创新,只是烟台港立足资源、发挥优势,助力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新格局的又一探索与尝试。

其实,在此之前,烟台港就已通过集成“海、铁、江、公、管”等多式联运要素,推广“海铁联运”“‌海陆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充当起了“主力军”:推出韩国至中亚、日本至中亚线路的商品车卸船、中欧班列装车一站式换乘服务、烟台—聊城、烟台—桓台等“班轮+班列”海铁快线;依托“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至龙口港通道”,烟台港实现“煤炭—铁矿”“重去重回”双向发展;开通“龙口—靖江”“龙口—宁波”等多条物流通道,搭建起“西部煤矿开采—火车发运集港—龙口港中转运输—江海港卸船—汽车直达电厂”的一站式绿色物流大通道,航线覆盖30余个城市,服务电厂多达50余家,充分发挥码头、罐区、管道一体化运营优势,实现原油公铁、水水、水铁、管道全方位疏港,创下原油船舶单月装卸22艘次作业新高……

从“陆海”联运到“空海”联运,烟台港为何如此频繁地探索“多式联运”新模式?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双向开放的合作通道,物流通道的通达度决定着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能级和水平。也正因为如此,烟台港持续放大港口枢纽作用,着力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以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工作目标,抢抓“生活消费品”产业出口风口,创新物流模式,通过集成空海多式联运要素,着力构建全方位的现代物流平台体系和内外互联互通的集疏运体系。

畅通“陆海空”,“联”接新未来。迈入万亿之后的烟台,锚定了新的发展目标——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而与烟台始终“同频共振”的山东港口烟台港,将继续秉承“链式思维”,聚力环渤海中心港建设目标,放大“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全供应链服务优势,为山东港口“双一流”建设、打造世界级港口群,为烟台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张磊 于子钧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