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一些村名的来历

2024年05月17日

曲延科

村庄的名字千奇百怪,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命名,有的以传说故事命名,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也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牟平是千年古县,不少村名来历不凡。

中国的村庄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村落的数量和规模便慢慢发展起来,并且有了各自的名字。村庄的名字千奇百怪,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命名,有的以传说故事命名,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也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牟平是千年古县,不少村名来历不凡。下面我们介绍其中一部分与牟平历史有关的村名来历。

与宁海卫有关的村名

牟平,汉初建县,名为东牟。唐麟德二年始置牟平县,金代于牟平县置宁海军,后升为宁海州,辖牟平、文登两县。元末,倭寇已经开始零星袭击我国沿海。明初,倭寇愈发猖獗,为防倭寇的侵扰,朝廷在宁海州成立了军事单位宁海卫。现在牟平(民国二年撤州复县,称宁海县;三年,复称牟平县)境内的许多村名,都与宁海卫有关。

金代至明清的宁海州,南北濒邻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州境包括今烟台市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昆嵛山保护区、芝罘区一部和乳山市全部,为胶东半岛东西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重地。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日本内部分裂,各方相互攻伐不已,战乱中的溃兵败将亡命海岛,与投机商人相勾结,到中国沿海进行走私和疯狂杀掠,这些日本武士、浪人、海盗被统称为“倭寇”。洪武二年(1369)正月、三年三月、六年三月,先后三次劫掠宁海州,给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明朝立国之初,就在山东海疆建立了水陆配合的海防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卫所制”。洪武二年,调原莱州卫千户所于牟平,为宁海千户所。洪武九年(1376)宁海州由莱州府改属登州府,次年(1377)升千户所为宁海卫,设宁海卫指挥使司,并在宁海州所辖的文登县设置了赤山寨(今荣成市石岛镇北)、温泉寨(今环翠区泊于镇东北)、辛汪寨(今环翠区寨子村)三个营寨,寨下辖墩,每墩有军兵把守,一有敌情,白天放烟传信,夜间举火报警,寨兵则闻讯出动歼敌。半岛东部自设卫所寨驻军后,对倭寇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倭寇6年未敢骚扰宁海。

宁海卫以及后来成立并管辖的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均在现威海市)承担着西至登州卫,东到成山头,东南到石岛、靖海,南到浪暖、大嵩一带漫长海岸线的守卫任务,是当时山东沿海诸卫中防守战线最长、防守环境最恶劣、防守任务最重要的一个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了进一步加强宁海卫的海防力量,明政府在宁海卫建5总寨,与莱州卫的8总寨共辖48个小寨,使得宁海卫的海防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宁海卫鼎盛时期,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辖6墩,分别为侯至山、小峰山、戏山、貉子窝、马山、草埠;辖12堡,分别是峰山、宋家、曲水、管山、板桥、石子现、栲栳、汤西、修福现、杏林、辛安、芜蒌,防卫网络十分周密。

入清以后,倭寇侵扰方向改向东南沿海一带,宁海卫防倭压力减轻,清廷开始裁卫撤所。康熙十九年(1680)将宁海卫改为宁福营,兵力逐步减少,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又逐年裁撤绿营,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巡警,至此,营兵遂废。

卫所制是明代海防的主要兵役制度。卫所军户是世袭制,世居一地,代代相传,只有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才能解除军籍。卫所制规定军队士兵的主要来源为“籍选”,即从世袭的军户籍中抽丁而来,每户派一人为正丁去卫所服兵役,其余男丁则为军余,为军队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对于军户,朝廷分给房屋、田地,免除户丁徭役,以保障生活,稳定军心。为了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军丁在卫所中轮流戍守、屯田,战争时期临时充军从征调发,和平年代则归还卫所耕地种田。通过军队屯田自食,较好地解决了军队的自给问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而且对恢复社会生产、富国强兵都有积极的影响。

卫所制的建立为当地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移民——军户移民。据《牟平县志·民国版》记载,宁海卫共有军官79人,士兵5000余人,大都是洪武初年由扬州、高邮等地迁来。他们每人都带着家眷,实际上成为5000多户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宁海州的总户数为9940户,落籍军户占比二分之一还多,所以当时有“兵比民多”一说。

卫所废弃后,居住在寨、堡、屯、甲等军事设施里的落籍军户,就形成了一个个自然村落。这些自然村的村名,自然也就带上了寨、堡、屯、甲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字眼。如牟平区的金山上寨、金山下寨,鹤止寨(现改名陈家疃)、双山寨、辉寨、大寨、小寨;莱山区的马山寨、清泉寨,金沟寨;莱山区的新添堡、朱塂堡,牟平区的北杏林堡、南杏林堡;莱山区的郭家屯,牟平区的双山屯、瓦屋屯,还有牟平区、乳山境内好多带“甲”字的村庄。

还有一些村名也与宁海卫落籍军士有关。如宁海镇胡家楼村是因宁海卫指挥、昭勇将军胡来贡(原籍江西)镇守鹤止寨时在附近建了一栋别墅楼,后来子孙人口增多形成村落而得名;西门里常家巷(现新牟里村)是因宁海卫左千户所千户常忠(原籍山东惠民)的后代落户金山寨,其中第六代传人常康迁此而得名;高陵镇侯家庄村是因宁海卫指挥佥事侯勋(原籍浙江武原)在此落籍建村而得名;养马岛黄家庄村是因宁海卫百户黄端(原籍江西南昌)在此落籍而得名;威海陶字打头的村,是因宁海卫指挥陶铎及其弟陶钺的后代落籍而得名。宁海卫的5000名士兵,除了集中居住形成村落,也有一部分散居在其他一些村庄,他们的后代遍布宁海州各地,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与大刀会有关的村名

在原牟平县埠西头镇(现合并于牟平区观水镇),有一些村庄的村名后面带有“长治”二字,如曲家长治、前姜家长治、后姜家长治、于家长治、矫家长治、刘家长治、崮山前长治等。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史志记载,这与当年这一代兴起的民间组织大刀会有关。

大刀会为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是山东义和团的前身,清光绪年间,在山东西部曹州、济宁、寿张等地盛行。牟平西南乡的埠西头、王格庄、观水一带,地处牟平、福山、海阳、栖霞、乳山交界,属多不管地区。这里历来民风彪悍,农民习武之风甚盛。光绪末年,此地一些好武之人和民团风闻大刀会的种种神话,不惜重金到高密、昌邑等地聘请大刀会会员,来家乡开场授武。大刀会成员在传授武艺的同时,宣传加入大刀会的好处,声称“入了会,练好武艺,有神灵护身保体,消灾祛难,枪刀不入”。农民信以为真,青壮年竞相入会,于是在这个偏僻之地很快就有了大刀会组织。

牟平的大刀会完全是按照山东西部大刀会的组织形式组建的:大刀会是总的名称,根据旗子和服饰的颜色,下分青旗会、黄旗会、红旗会、白旗会、乌旗会、红枪会等,使用的也都是刀枪棍棒等原始武器。牟平大刀会经历过三代人,兴盛时会员达数千人。第一代领军人物是黄旗会的眉豆夼村人于振禄和青旗会的栖霞县清香阁人胡学香。大刀会进入第二代已是民国初年,大刀会重组,形成东马、西马两部分。东马的领军人物以白泊村人王兆宾为会长,前柳林村王宗周为副会长;西马由后姜家长治村姜锡山为会长,留格庄村肖和凯为副会长。及至民国十五年(1926),大刀会延续到第三代,原有的组织已解散,下费格庄、清泉埠、四甲、磨山、松椒等村大刀会先后成立,民国十七年,他们实行大联合,总称松椒大刀会,首领是后松椒村的王文兰、王文花弟兄。

大刀会成立之初的宗旨是“练武强身,防匪防盗,抗捐抗税,除暴安良”。随着影响力的增大,就开始参与一些社会事务。1928年农历七月十六日,他们集合数千会众,直捣猖狂活动在牟平、栖霞、福山一带、以李魁五为首的一伙匪徒在栖霞县桃村的老巢,毙匪160余名,匪徒从此不敢犯境。1928年声震胶东的牟平段家暴动,数千名大刀会会众是攻打牟平城的第五路大军。1935年古历十一月初四中共胶东特委发动了著名的“一一·四”暴动,他们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1938年2月,雷神庙战役后,共产党领导的三军(即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移防于崖子镇(现属乳山市)一带休整,7月16日,三军先头部队30余人被牙山顽固派保安司令蔡晋康在北崮山塂打了埋伏,双方激战。大刀会首领段学香听到消息,立即率领部分会众赶到崮山塂,从侧后出其不意地冲入敌阵地,一阵大砍大杀,敌军大败而逃,三军先头部队之围遂解。

大刀会号召全体大刀会会员:“为民除害,乃我之责,若遇贼匪,誓必灭之。”各村相互约定:倘有情况,鸣锣为号,一村报警,村村响应,即时出动,共同讨贼。大刀会地处三不管地区,过去盗匪横行,自有了大刀会之后,盗匪也确实不敢对有大刀会的村庄轻举妄动,所以就有了稳定的治安局面。埠西头乡曲家、前姜家、后姜家、于家、矫家、刘家、崮山前等村因有后姜家村姜锡山为第二代大刀会会长,会员纪律尤其严明,团结更加紧密,相约务必保持各村长治久安,决定在各村村名后面统一加上“长治”二字,于是就有了曲家长治、前姜家长治、后姜家长治、于家长治、矫家长治、刘家长治、崮山前长治等村名。

万户姜家、汉村村名的由来

位于牟平城东南一百余里的万户姜家(现属乳山市),原名鲁宋里村。金末元初,因村里姜姓出了个能人叫姜房,被元朝廷封为宁海州刺史兼胶(州)潍(县)莒(县)(高)密总管万户。村里人为纪念姜房的功绩和荣誉,改村名为万户姜家。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人攻占山东各州郡,宁海州沦陷。金泰和6年(1206),元太祖成吉思汉建立了蒙古政权,以金国杀死其宗亲咸补海罕为由,开始讨伐金国。从此,山东陷入蒙、宋、金三国的拉锯战,宁海州深陷战乱之中。

除了兵燹,宁海州还饱受当地匪患之苦。据《牟平县志·民国版》载:蒙、金反复交战之际,宁海州本地“亦贼寇四起,他们万千为群,啸聚山林,依南山北海之利,来去无踪,又好勇斗狠,常捉人以充食,百姓苦不堪言。至金末,宁海一带,赤地百里,荆棘丛生,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余千。宁海州百姓因战乱、冻饿而死不计其数,加之外出逃难者,人口十不剩一。”

就在此时,鲁宋里村站出一条好汉,姓姜名房,字汉臣,其决心平贼保乡。鲁宋里村自古有习武之风,姜房自幼拜师学艺,武功绝伦,又好儒书,秉性明达,深受百姓推崇。其眼见大好河山陷于兵燹匪患,激于义愤,振臂一呼,很快召集起一支由数百名青壮年组成的义旅。他们不能与蒙、金大部队抗争,却可以与盗匪决一雌雄。他们“冒危难,历艰辛,转战南山北海,披坚执锐数年”,终于斩获了匪首,剿灭了余党,宁海一带始以安宁。蒙人夺取政权后,因姜房平贼有功,被元人特授以本州同知之职,后升任宁海州刺史,累迁至昭武大将军、晋昭毅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兼知事。任职宁海州期间,因其“抚治有方,勤俭率下,政和民安,民众富庶倍于邻郡”,又被元廷擢升为管民长官,兼胶潍莒密等处总管万户,赐金符,继而褒封上护军天水郡开国侯。

庚子(1240)秋,姜房卒于任,年56岁。其弥留之际,谆谆嘱二子曰:“若辈承祖先之帡幪(庇护),倘(若)异日入官,宜视民之老者犹汝父,幼者犹汝子,若妄逞喜怒,是无故挝汝父,苦汝子也。又当以廉慎保尔家,以畏谨保尔身,以孝思奉先世,以清白贻子孙,若此,吾死无恨矣。”其去世,“邦人闻之,莫不为之恸”。鲁宋里村里出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显赫人物,村民在自豪的同时,改村名为姜家万户。

朝廷感念姜房之德,旌表其后代,授长子思明袭封昭毅大将军、元帅右监军、宁海州管民长官兼胶潍莒密等处总管万户、护军、天水郡开国侯。次子思聪袭封昭毅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兼知军事,护军、天水郡开国侯。二人亦恪守官次,颇知百姓疾苦,相互勉励,不坠家声。

汉村,原名曹家疃,村中姜姓为姜家万户姜氏的分支,姜姓势大,为纪念他们的先祖姜房,便以姜房的字“汉臣”的谐音“汉村”取代了原来的曹家疃村名。汉村姜姓沿袭先祖习武之风,代代相传。1928年,牟平段家暴动,汉村武术队是攻打冯家集中春楼的主力,两万农民进攻牟平城,南汉村武术队员是先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