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 要堵疏结合

2024年03月19日

□张铁鹰

昨天中午,笔者一入小区,门卫即递上来一张“明白纸”,主要是提醒居民“电动车不上楼不入户”,劝诫大家“勿违规为电动车充电”。

踏入电梯间,笔者又看到墙上贴有烟台市政府安委办和消防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

居民区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前不久,一些地方连续发生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的事故,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未雨绸缪,加强电动车停放管理,无疑是消除隐患的明智之举。

电动自行车有便捷、低能耗等优点,是深受居民喜爱的交通工具。有数据显示,目前电动自行车全国保有量已达3.5亿辆。不过,电动自行车充电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大患”。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在社会层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防护体系”完全建立之前,应当禁止居民个人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更应严禁采用“飞线”等违规私拉电线电缆的方式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既是“应急”措施,也是为下一步“治本”而做的准备。所以,此举不仅重要,更是必要。对事关个人安全的问题,每位居民都应积极配合,自觉规范行为,坚决做到“电动车不上楼不入户”。

涉及人身安全的大事,绝不可掉以轻心。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居民多是在休息时段,由于少有人一直在旁“监视”,一旦起火,会迅速引燃整辆车及周边可燃物,火焰可在短时间内吞噬一个单元甚至整栋建筑。可是,总有人为图方便,心存侥幸,或将电动自行车搬入户内充电,或私拉电线在地下车库充电。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应该坚决予以禁止。

安全是大家的事,所以,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违规停放、充电等现象,只要发现,每个人都要积极劝诫,或者举报。为了杜绝这类违规现象的发生,小区物业还应该尝试用高科技手段,将违规充电行为“拒之门外”。比如,推广电梯“AI阻车系统”,只要有人带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智能摄像头自动监测并发出语音警报,同时电梯受到控制,无法关门、停止运行,并第一时间反馈物业处理。

当然“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的同时,还要给电动自行车找到合适的“去处”,让群众充电方便快捷。也就是在“堵”的同时,做好“疏”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服务配套,让骑电动自行车的居民,停放安心,充电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