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6日 第06版:文明烟台
  • 警民合力“完璧归赵”

    “人民警察为人民,感谢民警帮忙,感谢……”“您好王哥,感谢您帮我捡回遗失近30万的钱物……”12日上午,海阳市民高先生,将两面印有“忠于职守、为民服务”“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分别送到了海阳市公安局东村街道派出所、海阳市坤宇食品龙山街黑猪肉直营店里,并向民警吕奉翰及同事、坤宇食品直营店店长王寿君表示感谢。

  • 做好路口文章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史崇胤 通讯员 海波 兆平)“一个路口的文明代表一座城市的文明。”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可以让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5日早高峰7时许,烟台交警一大队组织警力和交通志愿者在南大街与解放路路口对非机动车违规掉头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教育。

  • 公交车变“救护车”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日前,在53路公交车鲁F08192上发生了暖心一幕:一名女乘客在后门晕倒,驾驶员姜杜宝发现情况后立马上前查看。在征求全车乘客意见后,将公交车变为“救护车”,把晕倒乘客送往了医院。

    5月19日上午10点,驶向终点站烟台人才市场的53路公交车在东方海洋天和大厦站点停靠时,一名女乘客因身体不适突然在后门晕倒。驾驶员姜杜宝发现情况后,马上停稳车辆,上前查看乘客情况,发现乘客还有一丝意识,姜杜宝在征求全车乘客同意后,驾驶公交车将该乘客送往最近的医院。得到医院医生帮助后,姜杜宝又驾驶公交车恢复了正常线路运行。

  • 抱娃千米 飞奔送医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 近日,一位烟台男子怀抱受伤的陌生男童奔跑千米送医的视频火了。他热心正直的品质和努力奔跑的背影感动了大家,网友亲切地称呼他烟台“小跑哥”。本报记者联系到当事人宫晓文,了解到了这个暖心故事。

    5月21日下午3点半,宫晓文一家三口正在滨海广场喷泉周围游玩,突然宫晓文看到,一位女士正怀抱一个12岁左右的男孩,匆匆向烟台山医院方向奔跑。她面色苍白、神色焦急,从动作看已经体力不支。宫晓文立刻上前询问:“孩子受伤了吗?需不需要帮忙?”得知男孩是在骑车时意外受伤无法动弹时,宫晓文当机立断横抱过小男孩,一路小跑赶往烟台山医院。

  • 暖心医疗温暖患者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孙小严) 近日,一条《医护人员充当“临时妈妈”》的短视频刷爆全网。视频中,一个新生儿宝宝躺在医护“妈妈”的怀抱中,睡得格外香甜。

    这段视频来源于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这是一个患黄疸的新生儿,宝宝妈妈在产科住院,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在外地,只有宝宝爸爸一个人两头照顾。” 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蒋峰告诉记者,看着宝爸焦头烂额的样子,新生儿科的医护们主动当起了“临时妈妈”,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忙着带娃。

  • 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王勇亮) 干净的小院四季花开,宽敞的马路郁郁葱葱,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美丽的乡村,难忘的乡愁——这是人们对家乡环境的美好憧憬。

    如今,在莱山街道,这个看似遥远的梦想正悄然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莱山街道多次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专题会议,按照“因村制宜、典型引路、梯次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达成一个共识,实施三项工程,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合、人员的配备、制度的建设和在长效机制方面的不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街道。

  • 公交驾驶员抬车救人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柯然) 5月23日中午,在福山银河广场站点附近,一位骑着代步电三轮车的老人在路口不慎侧翻,翻倒的车体将老人压在下面,难以起身。紧急时刻,正在路口等待信号灯的公交车驾驶员吕伟国迅速下车,将老人从三轮车下救出。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