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6日 第05版:融新闻
  • 让廉洁文化在基层弘扬

    发生在农村基层的“微腐败”,问题虽“小”,但最让群众感触深刻,也最深恶痛绝。

    如何规范农村“微权力”,从源头上遏制农村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纪委监察室紧盯“微权力”,严防“微腐败”,通过阵地培廉、监督促廉、惩腐强廉等手段,让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提高农村、社区党员干部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培树清风正气,为打造“清廉烟台”标杆城市贡献基层力量。

  • 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本报讯(通讯员 姚志杰)今年,业达经发集团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实施“书记项目”主题活动,结合2022年度新开续建项目、打造投融资平台、双招双引、为民服务实事等重点工作,19个党支部梳理出20个攻坚项目,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聚焦中心工作埋头苦干,服务重大项目、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保障跑出经发速度。

  • 教学创优秀 学习争一流

    本报讯(通讯员 李鑫 摄影报道)自2019年1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以来,芝罘区教体局及各个学校积极组织教职工使用“学习强国”APP开展学习,形成了“崇尚学习、以学促行”的浓厚氛围。在保证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芝罘区葡萄山小学数学老师刘明明利用空余时间坚持学习并积极与大家交流学习心得。三年来,她先后荣获烟台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烟台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学习之星”、烟台市“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山东省委讲师团颁发的“齐鲁答题超人”等荣誉。

  • 要一次办好,不要打哈哈

    □姜春康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事再大,也要细办。

    据本报报道,烟台市蓬莱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如今,帮办代办和“一次办好”已成为常态化,只要群众有需求,工作人员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排忧解难。

  • 听民声

    工地扬尘影响环境

    市民潘先生反映,只楚街道天赐春城小区的南边有施工工地,扬尘严重,影响环境,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

    尘土吹到居民家中

    市民初先生反映,金地浅山意境小区的北面有一片空地,每天都有大车往空地上拉土,土堆并没有采取防尘遮挡措施,风大时尘土都吹到了附近居民家里,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解决扬尘的问题。

  • 天泰学府壹号新站牌“上岗”了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常帅 摄影报道)5月20日,本报烟台民意通栏目刊发了《站牌如此简陋,咋查站点?》一文,报道了市区52路、62路天泰学府壹号(路北)公交站牌太“简陋”,只有一块挂在树上的简易站牌,没有标明路线图以及公交车行车方向指引。报道刊发后,烟台公交集团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分公司对问题进行核实并督促解决。

  • 承诺的生存金,为啥“缩水”两万元?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5月16日,市民杨先生向烟台民意通6601234反映,父母20年前在新华保险公司给自己购买的满期生存保险,今年到期后却无法兑现。当初保险公司承诺的65000元生存金,只能给4万多元,并且需要杨先生填写一份客户信息变更申请后才能领取。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