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乡村

2023年01月12日

王翊民

来到牟平区莒格庄镇南宋家口村,村中的千年古槐迎面而立、虬劲粗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宣讲便在这大槐树下进行。

除了南宋家口村,此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还去过养马岛的中原村、水道镇的通海村、王格庄镇的柳家村等村庄。一路宣讲、一路交流、一路思考。乡村要振兴,理论必发声。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广袤乡村,是每一名基层理论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时代之问。

“听得懂”是前提。要想传播好理论,首先要让听众听得懂,听不懂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乡村宣讲,我们面对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百姓。讲理论给百姓听,一定要学会运用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不是说一定要用当地的方言来进行宣讲。有的时候,方言学得不伦不类反而起不到好的宣讲效果。老百姓也不是听不懂普通话。当年电视连续剧《渴望》热播,剧里说的全是普通话,各地群众都愿意看也都能看得懂。“运用群众语言”是说一定要用群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这就要求宣讲者在宣讲的时候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就概念讲概念,而要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把理论“掰开了、揉碎了”讲给百姓听。唐代白居易写诗求的是“老妪能解”,我们讲理论也要做到“真佛只说家常话”。只有这样,广大农村群众在听宣讲的时候才不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才能在“听家常”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理论熏染。

“坐得住”是关键。在农村宣讲,光让老百姓“听得懂”还不够,关键还要能让百姓“坐得住”。话都能讲明白、听明白,但听着听着就走神、拉呱了肯定不行。我们到农村宣讲党的理论不是为了走形式,而是为了让理论入脑入心。如果老百姓在听的时候“坐不住”,就说明我们的宣讲是“徒有其表”的。那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坐得住”呢?这就需要让理论接上地气。在广大乡村,每个人都会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感兴趣。我们讲理论要讲“带有泥土芬芳”的理论,而不能讲“高高在上”的理论,要用老百姓的身边事儿来说理,要让老百姓听着觉得“解渴”。在农村宣讲,还要用尽可能活泼的形式让理论接上地气。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曲种都可以作为理论宣讲的有效载体。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在农村宣讲理论,只有做到了内容充实饱满、形式亲近可人,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坐下来、听进去。

“有所悟”是根本。听得热闹不等于讲得彻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的“彻底”是要让群众听完之后能有所悟。“有所悟”才叫理论讲到了人心里。这样的理论宣讲才会切实起到“掌握群众”的作用。那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有所悟”呢?还是要在将理论讲深讲透上下功夫。理论宣讲如果不能将理论讲深讲透,那给老百姓留下的必然是浮光掠影的感觉。即使百姓再爱听,也不会在心中留下涟漪。讲深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讲透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力透纸背”。讲深讲透的背后是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生动阐释。比如我们讲二十大报告中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节,就要把党的乡村振兴最新理论与当地农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透彻,然后深入浅出地讲给百姓听。这样,老百姓听后才能将党的理论政策和自家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最切近的事产生最新的感悟。

无论是大槐树下讲理论,还是振兴村中话振兴,作为基层理论工作者都要在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做好理论的宣传讲解工作,让更多的好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正是:乡村有理“响”,振兴有榜样。理论说不尽,乡村更有样。

(作者单位:牟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