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重磅推出黄淮名酒系列报道
本报首席记者 杨孟涵 本报记者 王惟强 卞川泽 魏斌 李剑 发自淮安 宿迁 连云港
“黄淮麦熟,名酒出窖”,近日,华夏酒报融媒体走进黄淮名酒带活动正式启动。“黄淮名酒带”是与“川黔名酒带”比肩的重要白酒板块,区域内有洋河、古井、双沟、宋河、宝丰等老名酒企业,也有今世缘、汤沟、乾隆江南、仰韶、金种子、杜康、景芝、花冠、泰山、扳倒井等知名酒企。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 影响了中国酒业70年
在著名白酒专家,第四届、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张武举看来,正是从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开始,中国酒业正式迈入由“中国名酒”引领行业发展的时代,开创了“中国名酒”时代。
A6
豫酒三年要夺回省内超半份额
在豫酒振兴的大旗下,豫酒“大反攻”时机成熟,力争用三年多的时间,夺回省内超一半的市场份额。
A7
端午小长假白酒消费 “冷热不均”
端午期间白酒消费和销量有所提升,增长快的多集中在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上,非知名品牌和贴牌以及开发产品销售仍然迟缓。
B9
销售近百万,这场私域直播怎么做到的?
如果一场直播可以同时让10000家终端参与,按照这次初尝试的私域直播数据,将意味着40万人参与,20万人点赞,如果持续用这种方式搅动市场中的终端和用户,那将爆发出超级强烈的品牌势能。
B10
从全国化布局变化看啤酒再建厂的“门道”
本报评论员 张瑜宸
夏季是啤酒传统的消费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反复影响以及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啤酒品牌间的“厮杀”并没有以往激烈,反而开始修炼起了“内功”。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百威、雪花和青啤三大啤酒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开始在全国不同的地方扩产、建厂和进行技改。